相关习题
 0  186005  186013  186019  186023  186029  186031  186035  186041  186043  186049  186055  186059  186061  186065  186071  186073  186079  186083  186085  186089  186091  186095  186097  186099  186100  186101  186103  186104  186105  186107  186109  186113  186115  186119  186121  186125  186131  186133  186139  186143  186145  186149  186155  186161  186163  186169  186173  186175  186181  186185  186191  18619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列出了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KNO3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现有含123gKNO3与17.9gNaCl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KNO3中的NaCl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

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

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KNO3晶体,过滤,将所得KNO3晶体洗涤并干燥.

A.步骤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g水;

B.步骤中,最多可得到KNO3晶体 g;

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KNO3中少量NaCl的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 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

2除去NaCl中少量KNO3的一种方法是: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KNO3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NaCl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取23.4gNaCl和40.4gKNO3,加70g水,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g水,维持该温度过滤,得到的晶体质量为 g;将滤液冷却至10,充分结晶,写出析出的晶体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氢氧化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也可生成氢氧化钾。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 种。

(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 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小华同学在复习有关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一下几点,但并不完整,请你喝他一起完成。

(1)

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Mg+H2SO4=MgSO4+H2

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2)生活中的食醋含有醋酸,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该反应的原理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 (填序号)。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再举一例食醋在生活中的应用

(3)盐酸、硫酸、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时应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表面呈灰黑色。

(1)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要观察金属镁的颜色,需将镁条如何处理

(2)若30g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了34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g(假设镁只与氧气反应)。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关系是前者 后者(填“>”、“=”或“<”)。

(3)将24g未氧化的镁加入到978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反应过程中水分未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1)化石燃料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干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他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 (填“光—电”或“光—热”)转换。

(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 (填“A”或“B”)。

A贫血 B甲状腺疾病

(3)蒸馒头、炸油条等要用到纯碱。纯碱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纯碱溶液的pH 7(填“>”、“=”或“<”)。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以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陶瓷时,发生如下反应:Al2O3+N2+3C高温 2X+3CO,其中X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

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 时,停止加热。

【成分探究】

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盐酸:

②产生浑浊:

5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 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 〔可供选择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当看到 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A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B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铰,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l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O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予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