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6007  186015  186021  186025  186031  186033  186037  186043  186045  186051  186057  186061  186063  186067  186073  186075  186081  186085  186087  186091  186093  186097  186099  186101  186102  186103  186105  186106  186107  186109  186111  186115  186117  186121  186123  186127  186133  186135  186141  186145  186147  186151  186157  186163  186165  186171  186175  186177  186183  186187  186193  18620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2)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4)某市国家档案馆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太阳能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5)南宁市采用LNG(液态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已相继投入使用。煤、 、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 、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铝铁铜银是常见的金属。(1)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原因是

A.铝的密度比铁小

B.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C.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用Fe、Ag和 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写出用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在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滴加了酸碱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溶质是CaCl2

猜想三:溶质是CaCl2

【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呈中性;

②有关的化学反应:

a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2NaCl+ CO2↑+H2O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Cl2=CaCO3↓+ 2NaCl

【实验设计与验证】

(1)小猛同学设计用无色酚酞溶液验证“猜想一”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一” (填“成立”或“不成立”),其理由是

(2)小华同学设计用碳酸钠溶液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气泡,后有 生成。于是可以确定 成立。

【交流与反思】

经过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发现只需用下列一种物质就能验证得出以上三种猜想中的哪一种猜想成立,请在下列物质的选项中选择出你认为合理的物质是 (填序号)

A锌粒 B紫色石蕊溶液 C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置换”或“复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灰浆 ②煤 ③金刚石 ④稀盐酸 ⑤小苏打

(1)可作燃料的是 (2)玻璃刀头上镶的物质是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5)可保护树木、防止虫害,涂刷在树干上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震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

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

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猜想一错误

猜想二正确

【结论与反思】

(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淀粉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粉末。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缓慢氧化生产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

(1)淀粉的组成元素是氧、

(2)列举淀粉的两个物理性质:

(3)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1)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 ;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 性。

2)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

3)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AgNO3溶液

DZnCuAg、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了解漳州,爱我家乡”。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花果之乡—漳州水仙、云霄枇杷、平和蜜柚、长泰芦柑、龙海荔枝、天宝香蕉闻名遐迩。甜美的水果富含的果糖(C6H12O6)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硝酸钾(KNO3)是花卉、果树的重要肥料,它属于 肥(填“氮”、“钾”或“复合”)。

(2)旅游胜地—东山风动石、龙文云洞岩、漳浦天福园是旅游观光、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海鲜—鱼、虾主要含 (填“维生素”或“蛋白质”);云洞岩盐鸡的制作需要用到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3)文明之城—诏安书画之乡、南靖云水谣、田螺坑土楼、华安二宜楼等享誉国内外。

用墨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碳点燃能与氧气反应,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土楼里常设有水井,便于取水灭火,用水灭火的原理是 ,石灰浆是修建土楼的主要材料之一,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放入大气中的理由是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