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蔗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分别选用“>”、“<”或“=”,填在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氮气。
(2)气体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铁。
(4)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液体体积 2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薄荷醇(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不属于化合物
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铁钉生锈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有:①石墨 ②氧气 ③金刚石 ④酒精 ⑤氮气 ⑥稀有气体六种物质。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制氮肥常以空气作原料 ;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剧“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 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__________保持水平。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 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H 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炸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