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6098  186106  186112  186116  186122  186124  186128  186134  186136  186142  186148  186152  186154  186158  186164  186166  186172  186176  186178  186182  186184  186188  186190  186192  186193  186194  186196  186197  186198  186200  186202  186206  186208  186212  186214  186218  186224  186226  186232  186236  186238  186242  186248  186254  186256  186262  186266  186268  186274  186278  186284  18629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硫酸铜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铜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

Ⅱ.铜酸钠化学式: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氢氧化铜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________

猜想一错误

____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结论与反思】

(1)根据实验,并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属于溶液

B. 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后,水的硬度能有效降低

C. 要把接近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水分或降低温度

D. 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4g,那么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7g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C. 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D. 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完成了下列实验:

【甲组同学实验】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乙组同学实验】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提出问题】①甲组同学实验产生的气体和白色固体成分; ②乙组同学实验反应后的产物。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Mg(HCO3)2能溶于水; ②硫酸铜固体为白色,遇水变蓝;

③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1)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_____(写化学式)。

(3)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作出猜想】猜想Ⅰ: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猜想Ⅱ: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

猜想Ⅲ: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初步验证】 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___溶液,观察到_________,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得出猜想Ⅱ错误。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干燥的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______的U型管

__

猜想Ⅲ正确

【对乙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确定实验反应后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MgO+H2O(热水)=Mg(OH)2,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在热水中显碱性;② MgC2+2H2O=Mg(OH)2+C2H2↑。

【作出猜想】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 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____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实验操作是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操作的,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 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C.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Na2C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1)将固体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由此判断,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2)若向上述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不溶解的沉淀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的物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每种情况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景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②金比氢活泼;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氢气和液态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相同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重庆江津12)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MgCl2溶液 Cu(NO3)2溶液K2SO4溶液 K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进行鉴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