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1)【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 A中无明显现象; | A中物质是食盐水; |
(2)【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①小丽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②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填离子符号)。
(3)【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化学式为HCl
D.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已知铕是稀土中的一种珍贵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63,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关于铕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3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2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原子质量为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②水③高锰酸钾④氧气⑤四氧化三铁⑥五氧化二磷⑦稀有气体⑧过氧化氢溶液⑨二氧化硫
(1)通常用作灯泡和焊接的保护气的是???;
(2)白色固体物质有???;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6)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
(7)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超市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住住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用序号填空)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SO2) ③氧气(O2) ④硫粉(S) ⑤冰水混合物 ⑥海水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
(4)属于单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5g砝码,再把游码移至0.4g处达到平衡,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 )
A.5.4g
B.4.6g
C.5.6g
D.4.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