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C. 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 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1)其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要除去其中的杂质你会选择以下适量的 _______。
①氯化钙溶液 ②氯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1)制作三鲜水饺的原料有鸡蛋、韭菜、面粉、食盐等,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__________引起的中毒。(填化学式)。
(3)老年人缺乏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会引起骨质疏松,食用乳制品、豆类等可摄入该元素。
(4)某同学在烧菜时可以通过品尝少量汤汁就会知晓菜的淡咸,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__________。
(5)洗完后的铁锅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一旦缺铁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
(2)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性。
(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汽油 ②洗洁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O2
B. 用酚酞试液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C. 用加烧碱并研磨的方法鉴别NH4Cl与K2SO4两种固体
D. 用水鉴别NH4NO3和NaCl两种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实验①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 B.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
C.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D.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壁发热。但是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的同学还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有的小组会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探究一】
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形状大小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 A | B | C | D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不溶物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实验结论】通过上表可知,出现白色不溶物与______有关。
【提出问题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在MgCl2溶液中,MgCl2能与水反应,生成Mg(OH)2或Mg(OH)Cl。
②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Mg(OH)2和Mg(OH)Cl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与盐酸、硝酸等反应。
【猜想与假设】
I.是没有参加反应的镁;
II.是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晶体;
III.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IV.是生成的Mg(OH)Cl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二】
对【实验探究一】D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并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1 | 适量的稀盐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I不成立 |
实验2 | 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 不溶物没有减少 | 假设II_____ |
实验3 | p>①适量的稀硝酸 ②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_________溶液 | ①不溶物立即溶解 ②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__元素,说明假设Ⅲ不成立,假设IV成立。 |
【实验反思】
(1)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疑问,他认为实验3设计不严密,要验证假设IV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为Mg(OH)Cl,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生成Mg(OH)Cl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用块状大理石和2%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实验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清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下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___溶液,测得溶液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______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响反应能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