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进行分离,便于饮用,这种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某井水澄清透明,该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氮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离子____________;
(2)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
(3)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
(4)硝酸铁____________;
(5)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6)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下列现象:①轮胎爆炸;②木棍折断;③蜡烛燃烧;④燃放礼花;⑤牛奶变酸;⑥呼吸作用; ⑦碘受热升华,⑧研磨胆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③④⑤⑥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⑧D.①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小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但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而小红异常兴奋,实验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到了老师旁,说:我的集气瓶裂了。分析出现以上现象,两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氧气呈浅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铁丝未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气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加热时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______量出体积。读取时,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要__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检验山下的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通常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盐咸糖甜,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性质不同
B.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