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1)。(用“<”“>”或“=”表示)
②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写一种)。
③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3)。
④℃时,将30A物质加入到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4)(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
⑤将℃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6)。(用“>”“<”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
D.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
①C中的现象是(15)。装置 B的作用是(16)。
②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E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17)。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18)。
③如果A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克,则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金刚石 | 石墨 | C60 | |
结构 | |||
用途 | (7) | 作电极材料 | 作超导体材料 |
相应的性质 | 硬度大 | (8) |
表中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9)。
②“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有如下几种常见物质:
A、氧气
B、二氧化碳
C、食盐
D、活性炭
E、碳酸钠。
请用上述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填空:用于电器着火灭火剂的是 (1) ,供人呼吸用的是 (2) ,生活中用于做调味品的是 (3) 。
Ⅱ.下图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为燃气。
①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M的化学式为 (5) 。
Ⅲ.运动员需要生理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会往生理盐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C6H12O6),以及时补充能量。生理盐水的溶质是 (6) ;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 (7)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上述流程中制取氧气的化学 方程式 (7) 。
Ⅱ.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 (8)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的损失
Ⅲ.步骤Ⅳ中的操作应选择下图中 (9)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 棒的作用是 (10) 。
Ⅳ.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原来氯酸钾中的大,可能的原因有 (11) (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物质的溶解度资料如下表。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的流程如图。根据溶解度资料与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Ⅰ.画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3)
Ⅱ.25℃时,A物质的溶解度约为 (24) g;
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5) (填写编号)。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6) 。
Ⅲ.溶液⑤继续降温至30℃,可析出A物质 (27)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