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 、CuO 5% ,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 + H2SO4 = ZnSO4 + 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I、II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C.I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
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为了防止青少年患佝偻病,应补充______元素。
(3)临近期末考试,小明为自己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饮料:牛奶。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我们建议在小明的食谱中,应该增加下列哪项食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炒鸡蛋 B.煎豆腐 C.糖醋排骨 D.凉拌瓜
(4)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
(5)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加热食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体或者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玻璃打碎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物质C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 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③ 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燃料X在7.2g氧气中燃烧,得到9.2g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
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②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通过混合气体后,A装置增重4.5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的作用是 。
(3)当观察到 ,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B、C装置共增重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及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遇火燃烧爆炸,是因为氢气受热分子间隙增大
B.饱和NaHCO3溶液的pH=8,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
C.干冰制造舞台云雾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