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生石灰、水、“干冰”
B.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有 (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3)老师问:“如果实验室在没有大理石的情况下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大多数同学认为可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4)某实验小组还利用下图装置对实验室制取的速率快慢进行了研究。他们实验时所用的试剂和使用的反应条件如下表所示:
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部分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帮助填写完整。
实验探究时,他们每次收集气体均为40mL,则实验中他们还应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下图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作出的和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在80秒以后,产生逐渐减慢的可能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
B.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洗去油污
C.因为CO具有还原性,所以用于工业炼铁
D.因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由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时,可依次观察到石灰水不变浑浊,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由此可以判断:
(1)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
(2)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酸溶液的通性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能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图①表示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B.图②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图③表示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图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人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工业上用赤铁矿在高温条件下炼铁的原理: ,该反应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 ,检验该气体可用 试纸;
(4)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被飘尘吸附后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飘尘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