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8336  188344  188350  188354  188360  188362  188366  188372  188374  188380  188386  188390  188392  188396  188402  188404  188410  188414  188416  188420  188422  188426  188428  188430  188431  188432  188434  188435  188436  188438  188440  188444  188446  188450  188452  188456  188462  188464  188470  188474  188476  188480  188486  188492  188494  188500  188504  188506  188512  188516  188522  18853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 g水中加入5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小明和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配制石灰水时,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小明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亮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亮同学的理由 。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

乙的猜想不正确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 溶液。

你的猜想正确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 保存熟石灰。

(二)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

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溶液和乳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进行研究。

(1)小明同学通过观察打磨后的镁、锌、铁、铜四种金属,总结出金属共有的物理特征是_______。

(2)小莉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如下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_。

(3)用上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刚得出结论,镁条反应放出的热量高,它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观察到试管1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2中快,小明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欲得此结论设计该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右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2 +H2O == Cu2(OH)2CO3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

作用。

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成功发射的“嫦蛾三号” 使用长三丙运载火箭 其中火箭燃料用偏二甲肼(C2H8N2), 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当两者完全反应生成三种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X+2CO2+4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CN2O4属于氧化物,在反应中做助燃剂

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4分)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有3种方法。

方法一: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测得该气体的密度为1.2572g/L。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 (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 (填名称)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下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1)NaNO2+NH4ClNaCl+N2↑+2H2O (此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2)B部分中冰盐是冷凝作用

【实验探究】

20℃时,取含溶质0.21g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

③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2.0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

⑤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

⑥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0mL;

⑦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①是

(2)步骤④中,移走酒精灯的目的是

(3)计算生成氮气的质量和密度。(4分,计算过程中以及最终数据均保留2位小数)

【解释与结论】

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纯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左右。若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与评价】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顺利滴下 D.防止溶液冲入U形管

(2)科学家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发现了新物质。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科学家的

A.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

B.科学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C.不能因为微小的差异而放过一次成功的机会

D.要相信权威,权威一定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A.磷矿粉 B.硫酸钾 C.硝酸铵 D.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 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 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

(3)B装置中使用过的浓硫酸稀释后,还可以用作它用,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后向烧杯中倒入的物质是

(4)判断A装置产生的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的试液或用品是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pH试纸 以上三者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