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明用下列仪器和试剂验证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仪器:烧杯、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药品:锌片、铁片、铁粉、6%盐酸、25%盐酸。
Ⅰ、不同状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取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铁粉,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1)为完成该实验,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
(2)曲线B对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由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Ⅱ、金属与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取质量相等的锌片,分别放入6%、25%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反应时间为t。25%的盐酸与锌片反应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1)请在该图上补画出6%的盐酸与锌片反应的关系曲线。
(2)由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Ⅲ、温度对金属与盐酸的反应速率也有影响,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________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金属,再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稀盐酸。
(1)曲线C的温度比曲线D的温度______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
(2)由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CuSO4·5H2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质铜中有含有大量的碳粉,可采用在蒸发皿中灼烧的方法除去,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灼烧后的蒸发皿中依然有黑色粉末,于是小华得出了碳粉没有反应完的结论,但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4)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冷却结晶。
(5)由粗制氧化铜通过途径Ⅰ制取胆矾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X+S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20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列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鉴别纯毛围巾的真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不锈钢锅的组成元素之一—碳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日常生活中对铁制品的防锈除了制成不锈钢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塑料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请说出两个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就
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产物与甲烷相同。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丙烷无色无味,为防泄漏,需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你所选择的安装位置是__________。(填墙角或者天花板)
(4)相比于液化石油气,氢气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择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
(5)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性气体,在使用之前必须要验纯,请简要阐述验纯操作: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