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浅浅同学患了比较严重的胃炎,在诊断和治疗中,有许多问题跟化学有关系,咱们一起来帮她答疑解惑吧!
一、为了诊断,医生让她做了钡餐造影,“钡餐”是医用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溶性钡盐有毒,致死量仅为0.8g,但是不溶于水的碳酸钡吃进肚子,也会使人中毒,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不小心误服碳酸钡,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急救解毒的是__________。
A.牛奶 B.食盐水 C.硫酸镁溶液 D.鸡蛋清 E.硫酸铜溶液
二、医生诊断浅浅是胃酸过多引起了胃溃疡,建议她输液治疗,并口服抗酸药配合治疗。下列主要成分比较适合她病情的药物有__________。
A.斯达舒[Al(OH)3 ] B.Stomachease[Mg(OH)2] C.奥美拉唑胶囊[NaHCO3]
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浅浅空腹时最好食用__________。
A.牛奶(6.3-6.6) B.玉米粥(6.8-8.0) C.番茄汁(4.0-4.4) D.面条(6.0-7.0)
三、浅浅输液时使用了“一次性输液恒温器”,它可以加温进入人体的输液达到30℃左右,并能持续4小时以上。输液恒温器为什么能发热?里面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
班上的同学们在老师帮助下进行了实验探究。
拆开里面的包装袋,倒出一堆黑色固体粉末。
【讨论交流】
(1)根据左下图说明书,设计右下图的实验方案来验证:黑色粉末是否含有碳粉。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碳粉不但与铁粉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还能吸附氧气和水,使反应更快地进行。
(2)根据初中化学知识,认为发热原理是“铁粉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此变化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黑色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黑色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均填名称) | _________, | 含有氯化钠 |
(4)同学们为了能自制这种发热装置,准备测定这堆混合物中的铁、碳质量比。他们取用了上面实验剩下的黑色粉末,立即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2Fe(OH)3Fe2O3+3H2O
②Fe+2FeCl3=3FeCl2
③在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Fe先与FeCl3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请写出浅绿色溶液变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经该实验测定,输液恒温器中铁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不需化为最简整数比)这堆已经部分氧化的黑色粉末中剩余单质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世界通用语言。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一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②五个氨分子__________
③三个铝原子__________④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①3Cl-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波尔多液的配制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___
③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④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无色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宇宙”,“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属于无机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__。
(2)碗里有油时,用水洗不干净,这说明油脂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洗洁精能轻松去油,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作用。
(3)水的硬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__________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目前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化学式是__________,它燃烧时发出美丽的__________色火焰。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
(5)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___元素(填名称)。
夜华同学准备午餐吃方便面,该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图:
①表中“钠”是指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②表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种。
③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他的这顿饭健康吗?__________(填字母)
A.健康 B.不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
海水密度 | CaSO4 | NaCl | MgCl2 | MgSO4 | NaBr |
1.13 | 0.56 | ||||
1.20 | 0.91 | ||||
1.21 | 0.05 | 3.26 | 0.004 | 0.008 | |
1.22 | 0.015 | 9.65 | 0.01 | 0.04 | |
1.26 | 0.01 | 2.64 | 0.02 | 0.02 | 0.04 |
1.31 | 1.40 | 0.54 | 0.03 | 0.06 |
(1)工业上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晒盐。已知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如上表:(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各种盐的质量,单位为g)
①海水从密度为1.21g/ml浓缩到1.22g/ml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各种盐的溶解度增大
B.海水中NaBr的质量分数不变
C.析出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海水中水的质量分数不变
②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最先析出的盐是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粗盐水(含有少量CaCl2、MgCl2)生产纯碱,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ⅰ常温下,NH3极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
ⅱNaHCO3加热易分解,Na2CO3加热不易分解。
完成下列填空:
①粗盐水加入沉淀剂NaOH、Na2CO3分别除去MgCl2、CaCl2,固体C为__________;
②流程中,先“氨化”后“碳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碳酸化”后过滤获得的NH4Cl可用作__________肥,也可先__________(填“加热”或“冷却”)NH4Cl溶液,再加入石灰水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④“煅烧”时,NaHCO3分解生成的气体D是__________,若将气体D直接排入空气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
(3)海滨研究所以含有CaCl2、MgCl2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
②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④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⑤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甲烷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甲烷产量最高是__________(填写“①”、“②”、或“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 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C.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 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 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C. 分别将5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B析出的晶体可能比A多
D. 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