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
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Fe,Y是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2)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水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填“<”“>”或“=”)乙;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
(3)t2 ℃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4)欲将t2 ℃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 ℃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t1 ℃时,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 g
C.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_。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