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m | 氧化物 | 纯净物 | 酸 | 化合反应 |
n | 化合物 | 单质 | 碱 | 氧化反应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 g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通过计算说明实际钙含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有H、Cl、O、Na、C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1)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4)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一种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 ,针对②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 .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③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 )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 证明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和强热条件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N2 B. CO C. NO2 D.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盐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________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刚刚出现________色为止。这一实验说明:酸与碱作用生成了________,这一反应叫做________反应,属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烧碱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B.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盖好瓶盖后振荡,瓶子变瘪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物质 | 橘子 | 泡菜 | 葡萄 | 玉米粥 |
Ph | 2.9~3.5 | 3.0~4.0 | 3.5~4.5 | 6.8-8.0 |
选项 |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