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为确定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实验二:为确定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体析出 |
(3)该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思,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利用如图装置,可完成许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 2 | 3 | |
甲(药品) | 浓氨水 | 碳酸钠、稀盐酸 | 水、氢氧化钠固体 |
乙(药品) | 无色酚酞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水 |
现象 | 乙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乙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
结论和解释 | 分子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 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2)【交流与评价】 ①实验3中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 , 原理一样,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②反应停止后将实验2中甲、乙两试管废液倒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沉淀,则反应停止后实验2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 .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A是 , B是 .
(3)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①30℃时,丙的溶解度是; ②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③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
④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日用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右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①如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一种物质的序号).
②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③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写化学方程式)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写化学方程式)
(3)图中涉及到了Fe、Cu、Al三种金属,可选用下列中的验证 Fe、Cu、Al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CuSO4溶液、Fe、Al2(SO4)3溶液
B.Cu、Al、FeSO4 溶液
C.Fe、Al、CuSO4 溶液
D.Fe、Cu、H2SO4 溶液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