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 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
C. 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D. 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仅含有H+、Fe3+、SO42-、NO3-4种离子,已知其中H+、SO42-、NO3-的个数比为1:2:3,H+的个数是0.2NA,那么Fe3+所带的电荷数为( )
A. 0.6NA B. 1.2NA C. 0.4NA D. 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 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图2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 .
选项 | x | y |
A | 水 | 氧化钙 |
B | 水 | 硝酸铵 |
C | 浓硫酸 | 水 |
D | 稀盐酸 | 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呈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
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条件下,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三种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为( )
A. Mg>Al>Fe B. Al>Fe>Mg C. Al>Mg>Fe D. Fe>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异黄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异黄酮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 异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有错误的是( )
A.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2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B、D、H均为单质;F可用作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气体肥料;H在B、F、G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 , H .
(2)实验室常用E制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用于防腐 B. 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C.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D. 木炭不充分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