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 C 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 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 O4、FeO、Fe
③ 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 , 但不变浑浊
④
物质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粉;b.;c.
(3)【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4)【反思与评价】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A.收集CO
B.吸收CO2
C.检验CO2
(5)【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用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g;
(6)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有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让我们化学兴趣小组一起探究: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 Cu2(OH)2CO3 . 甲组同学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1)黑色固体C是
(2)步骤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玻璃棒的作用是
(4)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填“>”或“=”或“<”)方案二。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为很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达本胺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 西达本胺由C、H、F、N、O五种元素组成
C. 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0g
D. 西达本胺由48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粒观和元素观有利于我们认识物质,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变大
B.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①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产生沉淀
② 实验室制氢气 , 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实验现象
④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实验中用(填仪器名称)夹持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15g
B.6.7g
C.30g
D.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门捷列夫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B. 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C.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B.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瓦斯爆炸D. 汽油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