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往试管内滴加液体所用的仪器是_____(填仪器名称);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2)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3)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的结论。
【实验反思】(4)分析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装置图 A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如果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甲为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放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______等.
(3)t3℃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乙中混有少量的丙,要提纯得到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______;D粒子的化学式是______.
(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为___(填用元素符合表示的化学式)
(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粒子(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四个铵根离子___;(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4)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 B. 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D. 钚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假设3: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
【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5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若确认假设3成立,则硬质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
(3)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_;
(4)若得到铁的质量为2.24g,则原来混合物中氧化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实验结束后得到了铜和铁,现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还需要选择的试剂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锌溶液 D.硝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