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巴中某超市卖的纯碱(Na2CO3)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 g。
(2)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这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管口为什么要连接一个气球?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球破损,测定结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Al+____HCl===____AlCl3+____H2↑。
(2)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液化石油气(LNG)是洛阳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 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D.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的6月18日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即“端午节”,该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已知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回答下列问题:
(1)黄酮素组成中含_____种元素,它属于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黄酮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2.2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_g二氧化碳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