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某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
(1)将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
步骤1:计算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的密度ρ为1.2g/mL)
步骤2:计算所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
步骤3:根据计算结果,用_____分别量取所需的水和浓盐酸;
步骤4:先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然后量取浓盐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稀盐酸.
(2)测得鸡蛋壳、空烧杯的质量后,将16g鸡蛋壳置于烧杯中,将配制的稀盐酸全部加入(盐酸过量),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 如表:
鸡蛋壳的质量 | 空烧杯的质量 |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内容物的总重量 |
16g | 60g | 155.6g |
①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②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 _____ | _____ | 有二氧化碳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
c.经过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小刚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两种创新设计。
方案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材料)大烧杯、注射器、三只玻璃瓶、导管、80℃热水等
(实验步骤)
(1)在 1 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红磷,2 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3 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并注入适量的水。把三个玻璃瓶同时放进盛有 80℃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发现_____。
(2)用注射器向2号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目的是_____。
(3)用注射器把 3 号瓶中水抽出,发现 3 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并产生大量白烟。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把注射器内从 3 号玻璃瓶中抽出来的水再次注入到 3 号玻璃瓶中。
(讨论分析)对比 1、2 号两瓶现象可知,_____。对比_____两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方案二: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氢氧化钠(NaOH)溶液能和产生的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
(反思评价)
(5)写出供氧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方案二中尾气处理装置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D、E为无色气体,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
G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 2 He | ||||||
3 Li | 4 Be | 5 B | 6 C | 7 N | 8 O | 9 F | 10 Ne |
11 Na | 12 Mg | 13 Al | 14 Si | 15 P | 16 S | 17 Cl | 18 Ar |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元素符号不同
(2)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m=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关系密切。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以第二周期为例,根据下图该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下面表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由1号和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2:1)与6号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如何检验已收集满_____。
(4)查阅资料: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根据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_____。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物质C是一种清洁燃料,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填空
(1)氖气_____
(2)两个碳原子_____
(3)三个水分子_____
(4)四个镁离子_____
(5)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花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
C. 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D. t℃时配制了质量分数为50%的甲溶液,则t一定小于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NaOH)溶液不反应。
(2)白磷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约为40℃。
(3)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NaOH)溶液完全吸收,其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探究吸入的空气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 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____________(填现象),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___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探究呼出的气体
(4)如图2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3所示,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X”或“Y”或“Z”)。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下同),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
(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
(7)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人体吸收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何不同?(任写一条即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