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一处不完善的地方是 ______ ;解决的方法是 ______ 。
(2)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选填序号:①加热②通CO)
(3)实验过程中A和B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A处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交流讨论:
(1)图一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
拓展运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二)为了通过实验探讨二氧化碳能不能跟水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①纸花变红,② ______ ,③纸花不变色,④纸花变红。
(2)该同学进行①、②两项实验目的是什么? ______ 。
(3)若该同学设计时取消了第3步操作,实验结论科学吗?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论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金刚石、②石墨、③干冰、④一氧化碳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______ ;
(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______ ;
(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 ______ ;
(4)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 ______ 。
(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 ______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______ 。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______ 。
(4)金刚石、石墨也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其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R3.2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对化合物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R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R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 R的化学式是CH4 D. 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20g | 15g |
第二次加入20g | 10g |
第三次加入20g | 5g |
第四次加入20g | 3g |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第一次实验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计算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淡黄色粉末可制备消毒杀菌剂。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硫粉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5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决定采用方案一,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操作简单 B.无实验污染 C.节约能源
(实验验证)用下图装置实验,将淡黄色粉末加入试管中①若无现象,则此粉末为__________;
②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烧杯中出现气泡,说明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确定该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
(问题讨论)联想到学过的知识,小明判断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无色气体,并对生成的气体成分提出了以下3种假设:a.气体是CO;b.气体是H2;c.气体是O2
①小组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CO,理由是________。小张同学运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认为也不可能是H2,理由是________。
②兴趣小组通过讨论,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请设计简单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只要写出实验操作即可)
③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几种气体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甲同学选择装置BE制氧气。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导管_______(填“b”或“c”)进入。用分液漏斗相比较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将MnO2分离开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用B装置还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乙同学实验发现,只用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催化剂的认识是______。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量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通常状况下A、B、C均为气体,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D、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常见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条件已省略,请你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俗名__________;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因此,在生活中B物质常用作___________;
(3)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D、E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4)写出有D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 ②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③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⑤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⑥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
(2)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②A、B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C、D、E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
(3)用“>”或“=”或“<”或“≥”或“≤”填空:
① a mL酒精中加入b 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c mL,则a+b________c。
② a克铁与b克氧气充分反应,得到c克四氧化三铁,则a+b_________c。
(4)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