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3981  203989  203995  203999  204005  204007  204011  204017  204019  204025  204031  204035  204037  204041  204047  204049  204055  204059  204061  204065  204067  204071  204073  204075  204076  204077  204079  204080  204081  204083  204085  204089  204091  204095  204097  204101  204107  204109  204115  204119  204121  204125  204131  204137  204139  204145  204149  204151  204157  204161  204167  20417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SO3 B. SO2 C. CO D.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

(1)供给生物呼吸是氧气的一个重要用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粗略测量)

(1)检査装置气密性。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呼出气体。如图一所示,集气瓶中装入VmL足量NaOH溶液以充分吸收CO2,带孔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通常条件下,红磷与NaOH溶液不反应)。连接成如图二所示装置,则方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______(在图一中选择)。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

(3)关闭弹簧夹K1、K2,用激光笔照射红磷,红磷剧烈燃烧。待装置和气体______,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

(4)数据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100%;若数据×100%满足_________的条件,则理论上可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精密测定)

如图三所示,把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食品如图四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Z”)。

(2)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1)小组同学曾认为空气成分中“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包括水蒸气等,由实验可判断该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为了能保持载人飞行的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科学家设想的方案是:不断把座舱内空气通过盛有过氧化钠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重新充入座舱。其中过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黑色固体是酒精燃烧生成。

猜想2:黑色固体是铜与空气反应生成。

(查阅资料)

(1)酒精等含碳物质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燃烧生成炭黑,炭黑难溶于水,与稀硫酸不反应。

(2)氧化铜加热时能溶于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铜片表面_______(“变”或“不变”)黑。

猜想1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一小段光亮铜片用金属铝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一段时间后,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现象。

刚打开包裹的铝箔时铜片不变黑;一段时间后铜片变黑。

猜想2正确

实验三:再取一小段光亮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然后把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投入到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热。

盛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消失,溶液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拓展)

(1)请用符号表达式表示黑色物质的来源:_______;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请在反应中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图示。_______

(2)实验二用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裏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有从反应物和从生成物两个角度。上述实验主要从反应物角度设计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是常用的调味品。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名称是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_________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如操作C是加热蒸发,一段时间后蒸发皿底部可能会得到黑色固体,说明蔗糖的组成中含有_________

(4)蔗渣造纸过程中常用的漂白剂是二氧化氯(ClO2)。60℃时用氯酸钾和草酸(H2C2O4)即可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碳、碳酸钾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该装置用来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

①反应物是固体; ②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③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④气体不易溶于水;

⑤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在试管口添加棉花后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

(3)将装置中的集气瓶换成小烧杯进行实验。

若用于加热碳酸氢铵时试管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

若用于验证“铜绿”分解的产物,则试管内现象有__________,右边小烧杯内应该添加的药品是______

(4)某“铜绿”的试剂瓶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

①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②该瓶试剂中Cu元素的质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

③某实验需要纯净的Cu2(OH)2CO311.1g,则需取用该试剂的质量最多为多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循环”、“水循环”和“碳循环”是三大重要循环。

(1)自然界“氧循环”过程中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动植物的呼吸和________

(2)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变化过程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从微观角度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自然界“碳循环”的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①含碳单质的矿物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②海水吸收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该反应与绿色植物吸收CO2相比,反应物相同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

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④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春游带回几块石灰石样品.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3.5g这种石灰石盛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9.1g,称量后再滴加少量盐酸不再有气泡产生.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称量后再滴加少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

(3)所取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3)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

(4)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5)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