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金属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B、金属制品锈蚀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C、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们组分金属的熔点高 D、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以合金为主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利用如图装置探究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该装置中金属片和溶液应分别选择什么物质?(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
②向AgNO3、A1(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
(4)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A中残余的CO2气体)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
(5)化学小组欲测定某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黄铜片50g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了0.4g氢气。请计算该黄铜片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哪些金属离子______?
(2)写出ab段(不含两端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的质量相等,相应阶段参加反应的锌粉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则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什么______?为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制取CO2时,只能选用装置D收集CO2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
(3)若用装置B和装置F来制取H2,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到一桶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于是设计了以下流程图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操作a和操作b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a中的作用是_______。
(2)加入Y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________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如图表示,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 表示的是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铁元素、铁原子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y=14 B. 铁离子的质子数为23
C. 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D. 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郑州二模)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I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II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乙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
D. 丁的质量等于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充满CO2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液面上升
B. 试管内溶液变红色
C. 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