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两个反应的条件均为“加热”
C. 两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D. 两个实验中,试管或玻璃管内固体质量的减少量都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3℃时,X的饱和溶液一定比Y的不饱和溶液浓
B. t2℃时,等质量的X、Y的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D. 将t3℃时的X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① 所有制取气体装置实验前都必须____________ 。
②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使能控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量,装置应如何改进________?
③若用B装置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若用C装置排水收集二氧化碳,在C装置基础上改进,请写出具体设计方案________?
(2)已知甲酸(HCOOH)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假设甲酸没有挥发性)。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
①写出C中Fe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D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什么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_______。
(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20 g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20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3.4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已学过的主要物质,B、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A是固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燃烧可生成B或C;D是实验室制取C的原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由此可得出:
(1)若D是固体药品,则它是_______;(填写名称)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煤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成语“釜底抽薪”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白磷放在温度大于其着火点的热水中不能燃烧”现象反映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明年黄河旅游节上有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作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1)使用体温计测体温。________
(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________。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不等为什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制备的反应原理:
(1)工业上制取碳酸饮料必需的气体原料________
(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加热2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完全电解a g水,在负极上得到20 mL气体,则在正极上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A. a g,10 mL B. a g,10 mL C. a g,1 0 mL D. a g,5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造纸厂废水中含有氢氧化钠,现用9.8 t 20﹪的稀硫酸(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处理80 t的该废水,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求:(1)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
(2)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