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物中氧化物与单质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
(3)出上述示意图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碳强度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40%至45%的上限目标。
排放问题,形式紧迫
(1)解振华指出: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危害和影响已经现实发生了,而且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紧迫。你认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在气候变化方面带来的危害或影响是什么_______?
科学研究,有的放矢
(2)为更好的了解二氧化碳,以减小危害,造福人类,康康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制取并且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通过C、D装究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A.二氧化碳不稳定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D.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
③E实验中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想灭。从CO2的性质角度分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积极应对,改善环境
(3)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解振华说:“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位列世界第一,森体蓄积量已经超额完成子2020的任务。”东林落积量有于降低碳度,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
(4)变废为宝,一举多得,二氧化碳除了作植物肥料、转化为干冰等外,还可被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化学品写等如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作用下、可生反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方程式_____。
(5)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出行乘坐地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郑州地铁每车次运送乘客以960人计,走同样的路线,CNG公交车每年次消耗天然气bkg(以甲烷计算),每辆CNG公交车运送乘客以30名计。若乘CNG公交车的乘客均改乘地铁,则地铁每运行一车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__________?(注:忽略地铁间接排放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实验中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木炭在集气瓶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铁的样品中,含有Zn、Mg、A1、Cu金属杂质中的两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2克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A. Cu和Mg B. Mg和Al C. Zn和Al D. Al和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烦量分数相等
B.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全至t1析出晶体(b-a)g
D.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据美国科学期刊报道, 近几年又陆续发现了C540、C3O2、C4O3、C5O2 等含碳元素的物质。请回答以 下问题:
(1)上述含碳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种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____________会加剧
(3)如果要将110g二氧化碳完全吸收,理论上需要___________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相关问题,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参与他们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1.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反应 2.光亮的镁条与水反应,表面会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是氧气 猜想②是氮气 猜想③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一)甲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实验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20 | 40 |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2)第 3 次实验中,X 的值应为_____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二)乙同学在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 20mL 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记录量筒中气体的体积(如图 )。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3 | 5 | 7 | 9 | 10 |
量筒读数/mL | 60.0 | 82.0 | 88 | 89.5 | 90 | 90 |
(4)请根据以上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是_____mL
(5)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绘制出 0~10 min 生成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
(三)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反应
(一)收集氮气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6)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结论 1)(7)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猜想是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探究结论 2)(8)如果用足量的镁代替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由于红磷需要在瓶外点燃再伸入瓶内,常常带来污染以及误差。
(实验改进)同学们选择了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对装置图做了改进(如图)。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 18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 50mL 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9)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10)若实验中无误差,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
(11)集气瓶里预先装置的 50mL 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交流)
(1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 4)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5 所示。Y 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或“压强”)变化趋势;X 曲线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Ⅰ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操作 1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_____(填“熄灭”或“燃烧更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_色。
(3)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_________(填“大”或“小”)
(4)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肥料 B.工厂炼制 C.充气包装 D.霓红彩灯
Ⅱ甲、乙、丙为初中化学上册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均能一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如果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甲的名称为_____,乙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如果乙是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___________(填“肯定”或“可能”)是一种单质,若乙丙的反应现象之一是黑色变成亮红色,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新材料,它们一些性能超乎人们的想象。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它是目前人工制得最薄的材料,理论上可以用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架设电梯,它的一些用途如图。
①石墨烯、金刚石的物理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②石墨烯的导电性_______(填“好”或“不好”)。
③石墨烯还具有密度______(填“大”或“小”)和强度____(填“高”或“低”)的特性。
(2)以空气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气凝胶,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轻的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高温灼烧时几乎无变化。
①该气凝胶属于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该气凝胶化学性质_________(选填“活泼”或“稳定”);
③该气凝胶像活性炭一样具有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 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_____(填“滤纸片”或“乒乓球碎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图 B 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操作方法是:把加热到红热的木炭_____(填“快速”或“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____
(3)在图 C集气瓶中,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小花,小花一半干燥一半润湿。可观察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4)用图 D 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仪器a,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5)用图 E 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证明该装置中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