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氖气---He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铁---FeCl3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 ①②④ B. 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 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C.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 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如图1所示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
(3)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装置A中收集方法是______,此法原理利用气体不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和_____的物理性质.采用此法收集气体,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
(5)小郑用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不纯净,请你帮他分析哪些因素会造成制取的氧气不纯净?(答一条即可)_________
(6)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她应选择装置__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由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填数值),它与钠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构成(填“分子”、“分子”或“离子”).
(2)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失”)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的符号是_____.
(3)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它的原子与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是固体,且D是单质, B、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③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反应,叫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其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优点是 _____(填序号)。① 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3)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仪器用品等任选):___。
(4)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 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 依据实验事实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②加热碳铵也能产生氨气,实验室能不能用此法制氨气?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碳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它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符号表示:2 个氧分子______ ;碳酸根离子________;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元素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日常生活中用______________方法可将硬水软化;电解水正极产生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 称量10.05克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用剩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放有生锈铁钉的废液缸中,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此气体为氧气。根据学过的知识初步判断,是生锈铁钉中的某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那么究竟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分享和体验探究实验的快乐。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
乙同学:铁钉里的__________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
(设计方案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向盛有10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g氧化铁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 ________ _________ | 甲同学结论成立。 |
方案二:向盛有10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_____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 无现象 | 乙同学结论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讨论交流)丙同学认为“方案一”只能说明Fe2O3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并不能说Fe2O3就一定是催化剂。你是否支持丙同学的观点?_____,如果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______。
(拓展)
(1)实验证明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填装置序号),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芳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的操作更好.(选填“小明”或“小芳”)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