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
①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不能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气体发生装置加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④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若利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蜡烛及其燃烧,你亲自观察探究过吗?请你认真观察如图,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1)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______,将在错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______,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
(2)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你会发现上方有白烟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着,说明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化学式)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CO2、H2O;乙同学:CO、H2O;丙同学:NH3、CO2和H2O;丁同学:CO2 、CO和H2O。
你认为 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5)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_________;通过上述探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其制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1)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锌、铜、铬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铬丝均与50mL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锌 | 铜 | 铬 | 铜 | |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 5% | 5% | 15% | 15% |
反应现象 | 少量气泡 | 无现象 | 许多气泡 | 无现象 |
【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性;
(2)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要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放入________________的50mL稀硫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
(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下实验装置图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探究: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里不使用催化剂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实验室收集CO2一般不选用装置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图中A、E、F装置组合制备CO2气体并验证其相关性质,则装置A应该先连接装置_________(填“E”或“F”);装置A和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B.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C.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