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神州十一号与天空二号的成功对接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1)合金材料的研发
①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 1 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填序号“a”“b”或“c”).
②镁合金被誉为“21 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 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 氢后得到 MgH2 和 Al,“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合成材料的改良
①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其中 a、b、c、d 的代数关系式:_______.
(3)CO2 的绿色利用
①目前空间站处理 CO2 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 H2 使 CO2 转化为甲烷并得到生活用水.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 CO2 热解为碳和氧气,这一转化过程(如图 2)中化合价升高的非金 属元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 < 1.8
B. 若m =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
C. 若m =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D. 若样品中既含有A,也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则一定m >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或碱中的一种。(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 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 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1 | 向20mL 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2 | 向20mL 5%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 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曲线①为水+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②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李老师指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等除外。全班学生很好奇,于是李老师补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进行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mL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熔成闪亮小球,四处游动,产生大量气体,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一会儿,部分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探究一)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明将上述实验药品放入锥形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另一端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
(探究二)生成的沉淀是什么?
(2)(猜想假设)最后的沉淀中含有Cu(OH)2和________,一定不含有Cu。
(3)(实验验证)填写相应实验药品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_____,并加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沉淀中不含有Cu |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得出结论: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试写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思考交流)后来部分沉淀渐渐变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下面是除去粗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杂质氯化镁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稀盐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蒸发时没有药品飞溅,那么最后得到氯化钠的质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中国某汽车厂家正在积极探究、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宣布在2025年停止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下图是一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示意图:
(1)图中标识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汽车外壳一般采用喷漆的方式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
(3)汽车轮毂为铝合金材质,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_________,同时排放出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请写出另一种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
(1)实验开始,用注射器向小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小试管中产生气体,_____(填“a”或“b”)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说明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大试管底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
(4)对反应后贴有石蕊试纸部位的试管加热,变红的石蕊试纸又变成紫色,说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