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可以制取和收集多种气体。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为了防止生成的氧气带出反应物,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关于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使用,其优点是_____,注意事项是_____。
(4)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固体NH4Cl与碱石灰(固体)反应制取NH3,则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丙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丙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_____,丙实验的现象是_____。
(3)乙实验放水的作用:_____,丙实验放水的作用:_____。
(4)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填写(1)和(3)的基本反应类型。
(1)氢气燃烧:_____;_____;
(2)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_____;_____;
(4)电解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C、D是四种拉子的结构示意图,E为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1)B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_____元素;A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
(2)图中A、B、C、D四种粒子表示原子的是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
(3)图中A、B、C、D四种粒子表示稳定结构的是为_____。
(4)对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_____。
①属于金属元素②中子数为18③核电荷数为18④相对原子质量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6若有16克甲烷完全燃烧,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列方程式计算)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4)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
(5)大海深处有大量的可燃冰CH4·nH2O,由于地震,若震动过于剧烈,将是可燃冰变为气体快速逸出,可能后果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 (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1))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2)Mg,MgO,Mg(OH)2 均能与硫酸反应
(3)MgSO4+2NaOH===Na2SO4+Mg(OH)2↓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冷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品与硫酸反应中可能存在属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有沉淀生成的方程式为MgSO4+2NaOH===Na2SO4+Mg(OH)2↓,经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 。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5)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6)从该实验中得出制取硫酸镁的三种方法,得出这三个反应中消耗等量等浓度的硫酸,生成的硫酸镁质量_______________(相等或不同)
(7)若本实验中把硫酸换为浓盐酸,你的看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实验小组同学用下面仪器完成如下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用A制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和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_________。
②制氧气时,将B与_______(选填“C”或“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A与E相连,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镊子夹持一块儿紫色石蕊试纸(如图F),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其操作步骤为______。
(2)依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①打开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而Ⅱ中白磷仍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②试管Ⅰ中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B.实验②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现象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
C.此实验过程中可证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硝酸钾的济解度(填“>”“=”或“<”)。
②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3)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②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钦(Ti)的过程是:
① 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