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4737  204745  204751  204755  204761  204763  204767  204773  204775  204781  204787  204791  204793  204797  204803  204805  204811  204815  204817  204821  204823  204827  204829  204831  204832  204833  204835  204836  204837  204839  204841  204845  204847  204851  204853  204857  204863  204865  204871  204875  204877  204881  204887  204893  204895  204901  204905  204907  204913  204917  204923  20493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足量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

④若产物中二氧化碳与水分子个数相等,则反应后瓶内气体总质量增加.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技术的发展。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 CaC12)及不溶性杂质。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③生产原理:NaCl + NH3 + CO2+ H2O = NaHCO3↓+ NH4C1,分离得晶体 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 题讨论)

1)溶液 A 中的溶质为 ________,流程中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

2)反应(2)中为提高产率,所通入气体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通入 CO2 再通入 NH3 B.先通入 NH3 再通入 CO2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CO2 BNH3 CHCl DNaOH ENa2CO3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多次充分加热,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含一种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将反应所得溶液小心蒸发,并将所得物质干燥、冷却至室温称得固体质量为 13.1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乙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装置 C 增重了 4.1g(所加试剂均足量,每一步都反应完全).实验结束,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

丙组:取 12.0g 的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待完全沉淀过滤、 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同学提出意见,认为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更好,老师认为有道理,原因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氧气,可选用装置 ________(选填序号),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__,选用 B 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C 其优点是________

4 SO2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化学性质与 CO2 相似。用上图中 FGH 的组合收集一瓶干燥的 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______________⑤(填序号);烧杯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 实验中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硫燃烧剧烈程度和 ________相关。

2B 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3C 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_________填序号), 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 50gl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________(水的密度为 1g/mL)。若某同学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填序号)

A、称量时,砝码生锈,氯化钠质量偏大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烧杯盛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g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过滤,测得溶液质量减少2.8g。则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7.3%B. 18.25%C. 14.6%D. 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C. 向二氧化锰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D.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原料合成 NH4NO3 的工业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所得其他气体中稀有气体含量最高

B. 上述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合反应有 3

C. ④中参加反应的 O2 H2O 的质量之比 169

D. 理论上,若③和⑤中 NH3 的量相同,则合成 NH4NO3 时氨气的利用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0g含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制取氧气,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在改变时,称量固体质量为9.04g。(杂质不参与反应)求:

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3)若要制取4.8g氧气需要多少克该样品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四种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3)氮元素质量分数是_____

489g谷氨酸中的氮元素与_____g尿素[CO(NH2)2]中所含的氮元素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折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如图托盘天平中游码读数为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气球的变化是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

考虑到白磷的危险性,老师改进了本实验,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6)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2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是_____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和仪器装置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与预测结果不符的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需要称量什么?_____,称量几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