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3,则甲、乙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
B. 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 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催化剂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CO2可用于制备碳酸饮料,人饮后有清凉感。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的CO2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至刚好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完全反应,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待测定;
③称得装置D的质量为xg,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将步骤②中待测液全部加入仪器②中,关闭开关a,打开仪器①的活塞,向仪器②中注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仪器①的活塞;
④打开开关a,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D装置质量为yg.
注: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3)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_____g/L.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5)若没有C装置,则测得CO2含量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物质相互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若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则B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B是蓝色絮状沉淀,C的溶液为蓝色,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则A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硫酸,写出B→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溶液是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图3中曲线N表示的是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3)将30℃时M的饱和溶液120g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g;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 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C 将图1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的固体
D 将图1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 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 显增多(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没有锌;
②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的固体一定不含锌;
③甲图试管①中的溶液可能呈浅绿色;
④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质量一定小于 2m 克;
⑤该实验能证明锌、铜、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A. ②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HClB. 0~50s,发生稀盐酸与 Al 的反应
C. 反应过程中没有热量放出D. 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不再生成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 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转化关系 | |||||
物质 | 甲 | H2SO4 | C | CaCO3 | FeCl2 |
乙 | H2 | CO | CO2 | Fe | |
丙 | H2O | CO2 | H2O | Fe2O3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以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B. NH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NH3 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
(实验探究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组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
乙组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 | 已部分变质 |
(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Ⅱ)
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
(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
(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
D装置的作用为______。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解释)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