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Ⅰ.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写一种猜想)。
(交流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
(设计实验)小亮同学为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 没有气泡冒出 | 猜想一定不正确 |
(反思与评价)
Ⅰ.请你评价小亮的结论是否确,并说明理由_____。
Ⅱ.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成立_____(指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种类(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物质,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C、G中不含相同元素,F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溶液为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物质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泥沙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三种可溶性杂质,我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完成的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步骤⑧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若将步骤④和步骤⑤交换,所得的精盐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D.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
B. t3℃时,将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可形成80g的a的饱和溶液
C. t2℃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D. 将等质量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2℃后,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铝片质量为15.6g,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213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228g,求:(提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Al+3H2SO4═Al2(SO4)3+3H2↑)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 g甲溶液;
(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