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 N(NO2)3属于氧化物
D.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回顾)在烧杯中加入约 5mL 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 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1)该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依据的现象是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探究活动 1)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
(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设计实验)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 1 所示的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_____。
(2)上述实验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
(探究活动 2)通过 pH 变化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图 2 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盐酸反应的曲线。
(1)该实验是_____(填字母)。
A 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
(2)三条曲线所示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最大的是_____(填“a”、“b”或“c”)。
(3)加入溶液体积为 VmL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拓展延伸)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 pH 与溶液中 H+浓度有如下关系:
H+浓度(单位略) | 0.1 | 0.01 | 0.001 | 0.0001 | … |
pH | 1 | 2 | 3 | 4 | … |
(1)pH=6 时溶液中 H+的浓度为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H+浓度越大,pH 越小
B pH=1 的盐酸与 pH=3 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 pH 为 2
C 测定盐酸的 pH 时,先将 pH 试纸用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
D 向两份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 pH 增大程度相同
(3)推测将 pH=5 的盐酸加水稀释至 1000 倍时,溶液的 pH_____(填字母)。
A 等于 6 B 等于 7 C 等于 8 D 以上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依次写出图中 A、B、C 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氮气和水,实验室常利用该反应制 取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NO2 是空气污染物,会引起酸雨
B NaNO2 是一种工业用盐,不能用于烹调
C KNO3 是一种复合肥
D 鉴别 KNO3 和 NH4C1,可加熟石灰进行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NH4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 A~I 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 H、C、N、O、Na、Al、S、Cl、Ca、Cu、Ag、Ba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 与其他物质的状 态不同;A、D 为单质;D 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C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E 的溶液呈蓝色;H 由两种元素组成;I 俗名纯碱。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I_____。
(2)写出 B→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 C→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反应①和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反应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在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70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 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剩余固体质量/g | 38.4 | 24.2 | 6.1 | 0 | 0 |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
(2)30℃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 0.1%)
(3)温度从 50℃升高到 60℃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填字母)。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将 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有_____(填字母)。
a 升温 b 降温 c 加适量硝酸钾 d 加适量水 e 恒温蒸发水
(5)某同学要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 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填字母)。
A将硝酸钾研碎 B 用热水溶解 C 多加一些水 D 用玻璃棒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以下装置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C 装置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4)D 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F 装置除了吸收 CO2 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
(6)在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少量氧化亚铜(化 学式为 Cu2O)。如果实验前在 E 中放入氧化铜的质量为 2.0g,氧化铜全部反应完后,E 中固体质量可能为_____(填字母)。
A 1.55g B 1.60g C 1.65g D 1.8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甲和乙是反应物,丙和丁是生成物
B. t1时刻,乙、丙、丁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43%和23%
C.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
D. 若反应前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12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
”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 5:1
C. 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D. 和
的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有机物(C15H26O),因分子形似“阿波罗”号飞船,被称为“阿波罗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该物质由 15 个碳原子、2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 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安徽淮南八公山的豆腐闻名遐迩。豆腐制作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现在豆腐在全球已成为颇受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豆腐花制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过程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
(2)豆腐中共含有_____种营养素,除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有_____,豆腐中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