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5258  205266  205272  205276  205282  205284  205288  205294  205296  205302  205308  205312  205314  205318  205324  205326  205332  205336  205338  205342  205344  205348  205350  205352  205353  205354  205356  205357  205358  205360  205362  205366  205368  205372  205374  205378  205384  205386  205392  205396  205398  205402  205408  205414  205416  205422  205426  205428  205434  205438  205444  20545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一“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合理且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 比较等量 MnO2Fe2O3 的催化效果

B.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钻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其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减少 B. 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

C. 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 D. 可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中海水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4)如图所示,在电解时,在蒸馏水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

若加入的是Na2SO4NaOH时,它们均不会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2g Na2SO4进行电解时,A管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电解得到2g氢气时,停止实验。此时剩余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直接写出结果)。

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的是NaCl时,则NaCl也会参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电解过程中Cl2_____管(选填:AB)中产生;若要电解生成16gNaOH时,则至少要加入多少质量的NaCl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在制作时都需使用发酵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最常见的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作馒头用的发酵粉(白色粉末)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Ⅰ:碳酸钠 ; 猜想Ⅱ:碳酸氢钠;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10.5,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该反应可表示为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2)参照实验:

NaHCO3稀溶液

Na2CO3稀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实验探究】: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同学方案:如图1,取适量发酵粉在铜片上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甲得出结论: 猜想Ⅱ正确。

乙同学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发酵粉于加足量水后形成的无色稀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②再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该清液中含 ____________

乙得出结论: 猜想Ⅲ正确。

丙同学方案:用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发酵粉,再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

记录如表:

实验

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发酵粉

a

V3

【实验结论】经同学们讨论,最终确认:该发酵粉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反思应用】

(1)同学们讨论时认为:甲同学方案不严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方案中,实验①中加入CaCl2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方案也能得到正确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将12.0g该白色粉末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写出碱雨中的碱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加入的X 应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H2SO4 B CaSO4 C SO2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相互关系,且分别是由HCOClNaCa中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E属于氧化物,BG是同一类别物质,胃液中含有少量的A,可帮助消化,F是常用的补钙剂的主要成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_____

2AB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从微观角度分析CE反应的本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多变的蜡烛”趣味实验。

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_____(填烧杯序号)。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灭火的原理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如果选择KClO3MnO2的混合物作为制备O2的药品时,则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将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等)。

4)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 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瓶内装满水,在b端接量筒,气体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 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 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分别将t3℃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