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3正确 |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
A.酚酞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NaOH溶液的pH_____7(填“<”“=”或“>”):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中此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
(2)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操作②时,当_____即可停止加热。
(3)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顺利地开展游戏活动。游戏规则要求“相邻间的物质要能相互反应”,表示他们能互相配合,游戏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A~G分别是铁、稀盐酸、氧化铁、硫酸铜、氢氧化钠、一氧化碳、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其中B为金属氧化物,D为气体单质,G为碱。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G的俗名是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和B:_____。
E和F:_____。
(3)请从场外、场上找出可以相互代替参加此游戏活动的一对“小朋友”,他们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 Cu B NaOH C NaCl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杠杆又可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如图所示仪器:
(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2)如图,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
①请连接A和B,将制取装置图补充画完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中的实验现象_____。
②D是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氢气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另一个优点是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2)如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粒子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乙(填“<”“>”或“=”);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氯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剩余固体的质量B.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 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从剩余的浓海水中提取其他产品,从浓海水制取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浓海水可以制得粗盐,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熔融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1.16吨氢氧化镁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______吨?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