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D中除了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由此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以用_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可用F装置检验该气体,则F装置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并且该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端管口通入;
(4)要鉴别O2和CO2可选择的方法____________.
A 燃着的小木条 B 紫色石蕊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结晶方法提纯A;
(3)t2℃时,在50g水中放入40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
(2)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3)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A、B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6克于烧杯中,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与生成气体质量如图所示,求:
(1)写出图中A点表示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图中BC段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
Ⅰ.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此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选填小写字母).
(3)查阅资料: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加热处理。改进后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B 加快反应速率 C 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Ⅱ.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乙: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________________ 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
(3)C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
(4)在D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流程中发生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是因为______.
(4)生产工艺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由天然碱得到碳酸钠溶液时,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X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D所属物质类别相同,D俗称烧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①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3)②是复分解反应,则Z所属物质的类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与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