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_______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简述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能源、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1)芝麻酱具有丰富的营养。上图为某品牌芝麻酱商标的一部分。其中钙、铁、硒是指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铁制品表面刷含铝粉的防锈漆,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写一种);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如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物质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示意图中涉及的一种阴离子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岩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______;
(3)写出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①2NH3:___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__;
③CO32-:________
(5)示意图中共出现了____________种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相同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装置Ⅰ的铁钉一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B. 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C. 比较铁钉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D. 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___法提纯B;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 ① | ② | ③ | ④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 |||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请说明理由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