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5988  205996  206002  206006  206012  206014  206018  206024  206026  206032  206038  206042  206044  206048  206054  206056  206062  206066  206068  206072  206074  206078  206080  206082  206083  206084  206086  206087  206088  206090  206092  206096  206098  206102  206104  206108  206114  206116  206122  206126  206128  206132  206138  206144  206146  206152  206156  206158  206164  206168  206174  20618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_(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板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①只有Na2SO4 ②有Na2SO4H2SO4 ③有Na2SO4NaOH ④有Na2SO4H2SO4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及理由是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续表: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___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填序号)。①Cu CuO ③紫色石蕊溶液 AgNO3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中美贸易战始于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由此可见金属资源在国际社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请依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它们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不同。

2)铝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4)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gFeCl2溶液、A1C13溶液 FeA1C13溶液、AgNO3溶液 AgFeA1C1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_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 来实现的。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CO2 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光合作用。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CO2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露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 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 (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下列相关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溶于水

B. 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可燃性

C. 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制取氨气的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A E

D. 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KOH + CuSO4 =Cu(OH)2+ K2SO4

A. ①有蓝色沉淀

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

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

猜想一

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

空气中不燃烧

写出R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R的化合价+2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_____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是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