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6659  206667  206673  206677  206683  206685  206689  206695  206697  206703  206709  206713  206715  206719  206725  206727  206733  206737  206739  206743  206745  206749  206751  206753  206754  206755  206757  206758  206759  206761  206763  206767  206769  206773  206775  206779  206785  206787  206793  206797  206799  206803  206809  206815  206817  206823  206827  206829  206835  206839  206845  2068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文章:通常情况下,钾具有银白色光泽,质地十分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钾的熔点很低,只有63℃,也就是说,只要温度升高到63℃,金属钾就变成水银般的液体了。钾的密度很小,它比水还轻。钾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与水反应剧烈,当把一块钾放入水中时,你就会看到它不断地浮起落下,周身还冒出火焰。一会儿再看,水中的钾就消失了。原来,它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钾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加剧烈,几乎能达到爆炸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四点)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磷的燃烧______,②铁的燃烧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锈蚀,而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产生锈渍铜绿。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及铜片锈蚀的原理,实验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

1)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可见铜绿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二)

为进一步探究铜绿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试管均无明显的锈渍。

2)有人根据铁的锈蚀原理,得出铜的锈蚀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作用的结果的结论,上述系列实验中_________项(填标号)可以证明这结论是错误的。

(实验三)

3)改进ABC三项实验都能实现铜的锈蚀。如改进C的方法是:取下橡皮塞,注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皮塞。那么,改进A的方法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

4)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铜的锈蚀是铜跟_________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交流)

56.4g的铜转化为铜绿,其质量约为11.0g,将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则剩余固体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uO B Cu2O C 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常见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1)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末端要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是含钙的化合物,其名称是________

2)乙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和丙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写出丙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1)如图是简易的水电解器,b端石墨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可用________检验。

2)若装置中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就是一款家用消毒液发生器,b端石墨电极会产生氯气(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

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移走装置图中的玻璃片,会观察到集气瓶口有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生成。

1)一氧化氮属于________(填标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2)移走玻璃片,无色NO与氧气化合生成了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红棕色NO2气体会逐渐扩散,请从微粒特性的某一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般可以分为:①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反应器,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若选择下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L”或“R”)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黑色单质B可在C的单质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

(1)A、B、C、D的元素名称分别是

A: B:

C: D.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B单质在C单质中燃烧:

②D单质在C单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c”“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________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

操作④的现象:____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填化学式)

[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图中可以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____,装置AC相比,C的优点是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与发生装置连接的导管口为____(“a”“b”),验证已收集满的方法和现象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