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氧化物 B.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12g碳与3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0g二氧化碳
C. 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使用密闭容器
D. 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则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4.6g的A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有关A物质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不能确定A物质中的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在0~ t1时段,因二氧化锰未起作用,所以反应未开始
C.P点处固体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在t1~t2时段,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
A.CO2B.COC.NOD.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同学们想检验取来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A为_______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_______;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
(4)若将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100g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升高到2%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H2的质量为_______g(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 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B.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了缓解旱情,可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活动
D.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B | C | D |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气体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硫酸和相关的仪器.
(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为研究该合金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 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②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