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装置A中不能用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的原因_______。
(3)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4)在D处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 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铵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碳铵受热容易分解:NH4HCO3NH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铵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盐B.上述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施用碳铵时应注意用泥土掩埋D.通过闻气味即可鉴别碳铵与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结合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ll2.4
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D.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80 ℃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①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______。
③可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请将F装置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④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_____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加热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完全反应后,得到21.3 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中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的固体叫做“干冰”,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丁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乙→甲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a、b两种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开始一段时间a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b曲线,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在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
(1)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向固体上滴加盐酸________(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3)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什么金属离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右侧试管中。
(1)轻轻振荡汽水瓶,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______加热该试管,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______
(2)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A.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丝中加入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