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而地下水大多是硬水,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_____。
(2)实验B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证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
(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选用G,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有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第一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第二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定不纯的锌片中锌的含量,取不同质量的锌片依次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完全后称出质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加入锌的质量(g)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稀硫酸的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 219.6 | _____ | 258.8 | 278.4 | _____ | 318.4 |
(1)将第2次和第5次实验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填在上表中;
(2)实验中所用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该实验所使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碱溶液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填离子符号)。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有位同学不小心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验证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如何将这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除去呢?
(设计实验)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_____杂质已除去 | |
方案二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NO3)2溶液,过滤 | 有_____ | 杂质已除去 |
方案三 |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杂质已除去 |
上述实验操作中所用试剂正确的是方案_____。
该实验小组用正确的试剂进行了实验。小墨提出质疑,杂质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于是他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加入所用的正确试剂,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杂质没有完全除去。
(归纳总结)
(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同学们针对上述三个方案认真讨论后得出,要除去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试剂时应考试的因素有:不与所需物质反应、只和杂质反应、试剂要适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电石(CaC2)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
(1)乙炔(C2H2)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写出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若将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4)电石应该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一会儿后才有气泡产生,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液呈_____性;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A试管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_____;
(4)写出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对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置C可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用D装置收集CO2时,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CO2收集满
d.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必须在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2)氨气(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得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不能用D、E装置收集氨气的原因是_____;用F装置收集NH3时,NH3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3)F装置还可用于气体的净化,若用F装置干燥H2,则F中应盛装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NaOH→NaCIB.Fe→FeCl2C.Fe→Fe2O3D.FeCl2→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