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己知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③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生成物乙与甲的体积比(相同状况下)_____
(4)反应③进行过程中集气瓶底部需放入_____
(5)E具有毒性的原因_____
(6)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中,_____具有还原性(填图中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
、
、
制造燃料电池常用
,制造氢弹常用
、
,请根据图回答
(1)、
、
三种原子中,_____(填“质子”“中子”或“电子”)数目不等。
(2)和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
,写出在
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在图乙的小方框中,把
和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
a.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b.用玻璃棒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d.漏斗末端颈尖末紧靠烧杯内壁
e.用玻璃样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常用_____(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错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 工业污水可以用来浇菜
B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
(3)标出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3个氖原子_____;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粒子_____;
(6)氢氧根离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为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0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5.4 | 4.4 | a |
A.表中a的值为2.6
B.x可能有氢元素
C.x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5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下图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_____,镁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
Ⅰ.定性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 |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_____试剂 | 溶液变红 | 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 产生_____, 红色消失 |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 |
实验三 | 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一定量 的碳酸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碳酸钠溶液反应 |
(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同学们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液进行探究。
探究一:(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沉淀_____(填“消失”或“不消失”)。
探究二:(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①氢氧化钠, ②氢氧化钠、碳酸钠, ③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实验四 |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成立 |
实验五 |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 | 产生沉淀 | 猜想_____成立 |
(2)有同学提出:实验四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请你改正:_____。
(3)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验,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_____。
Ⅱ.定量探究
向100g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发生如图的变化关系。
(1)溶液处于B点时,其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体,F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D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A和B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D_____。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E的俗称为_____,写出其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填图二中字母)。
(2)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夏天室温较高,上述方法现象不明显,可以用什么方法代替上述你所填写的操作?_____。
(3)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③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溶液;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此时⑤中收集方法最适合的是_____(填序号)。
A排水集气法 B真空气囊收集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4)当观察到装置②中_____时应停止通CO2。
(5)过氧化钠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此反应制O2,由于该反应速率较快,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填图二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A、B、X、M、N由H、O、C、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1)A、B是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气态的氧化物,其中A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写出A的化学式_____,A与B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X是红棕色固体,其在高温条件下能与B发生反应,写出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M为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可燃性。写出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N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燃料,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其化学式为_____;N可以溶解衣服上的油污,其去污原理和洗洁精除油污原理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