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内,并不断搅拌。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Na2SO4;
猜想Ⅱ:有_________;
猜想Ⅲ:有Na2SO4和NaOH;
猜想Ⅳ: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的猜想,各小组分别按照下列三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 ___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NaOH |
②取样,滴加CuSO4溶液 | ___________ | |
③取样,滴加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H2SO4 |
(得出结论)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Ⅲ成立。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因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2SO4,可以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CuO D 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 步骤一 | 步骤二 |
实验Ⅰ | ||
实验Ⅱ |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的步骤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的步骤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3)在实验I、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已知20℃时NaOH、Na2CO3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g |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g | |
NaOH | 109 | 17.3 |
Na2CO3 | 21.8 | <0.01 |
请利用以上信息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Ⅲ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Ⅲ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实验I~Ⅲ可知,验证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采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请你再列举一种检验方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常用的酸,为什么初中化学只介绍了盐酸和硫酸,没有介绍硝酸呢?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硝酸,发现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好奇,并对硝酸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棕色试剂瓶常用于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②NO是无色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体,低温时转化成液体N2O4;③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数目之比;④无水氯化钙可干燥NO、NO2、H2、O2等。
[提出问题]硝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硝酸不稳定,易分解;
猜想二:稀硝酸可与铁反应产生氢气;
猜想三:硝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 | 取少量浓硝酸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猜想一正确 |
② |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 | 有气泡产生,气体在试管口由无色变为红棕色,铁粉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 猜想二不正确 |
③ | 向稀硝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三不正确 |
[交流讨论](1)小明认为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江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严谨,他重新设计方案验证猜想三,请补充小江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正确 |
[继续探究]为验证硝酸分解的气体产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
[实验步骤] I.关闭K2,打开K,加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当有红棕色气体由导管口a逸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观察到木条复燃;
II.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出现无色液体,试管2中无明显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观察到木条复燃。经进一步实验确认浓硝酸分解的产物有三种,则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小江分析上述实验后,认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蘑菇云”中六种初中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物质能相互反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C和F以及A和G物质类别相同,它们与其它物质均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F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A为蓝色溶液,F与E或G反应均有气泡产生,且E与F反应能生成一种浅绿色溶液。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G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3)C与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4)F→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C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C时100gM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5gM
C.Q点对应的N溶液可通过降温变成P点对应的N溶液
D.t1°C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他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回答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 ||||||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
②检验二氧化碳______;
③碳还原氧化铁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
⑤二氧化碳与碳反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1)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
(2)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3)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由实验②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A、B、C、D、E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___;b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进行CO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C中试液变红色,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B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填序号)
A H2 B O2 C NH3 D SO2
(4)图E中四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氧气,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要求的方法是___(填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