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1)Na2O(2)碳酸钠
(3)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 | 白色物质 为氧化钠。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_______ | 白色物质 是碳酸钠。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结论 |
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 假设 (填“不成立”或“成立”). |
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①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电部分
(1)三个氧离子__;
(2)标出氧化铝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
(3)今年是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该行发行了一套四枚的金币,其主要组成为金元素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序号),写出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序号)。
(3)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做了如图G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
(5)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装置B、C均可用作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来说,装置C具有_____的优点,图中可供选用的收集装置有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①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液体,A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B,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②C单质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按要求填空:
(1)D为____________。(写名称)
(2)简述如何检验B_____________。
(3)B与C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有关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氢气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
(3)铁钉浸入稀盐酸:______________,液体最终变成___________色。
(4)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5)钛( Ti)被称作“未来的金属”, 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在氢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猜想该反应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2H2SO4+Pb=2PbSO4(固)+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电瓶在放电时,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 g,内装36%的稀硫酸1200 g,当有310.5 g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_____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0.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