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点表示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C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甲的饱和溶液
C.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1°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B.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铵盐是PM2.5雾霾颗粒的重要组成成分,最新科学家发现,氨气可直接参与到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中,其反应原理可视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雾霾治理过程中,可注重空气中氨气的检测并控制氨气的排放
B.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为有效控制雾霾,应禁止使用氮肥
D.该反应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台上按照①~⑥的顺序摆放的六瓶无色试剂(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的),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探究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破损的标签”和药品的摆放顺序,对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推测:
若与试剂③属同类物质 | 若与试剂⑤属同类物质 | |
猜想1:___________ | 猜想2:Na2CO3 | 猜想3:______(任写一种) |
[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用pH试纸测定试剂④溶液的pH=11。小红据此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小组同学讨论认为小红的推断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2 :向盛有试剂④的溶液中加入______,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小组同学据此得出结论:猜想2正确。
实验3 :向盛有试剂④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从而进一步证明猜想2正确。“白色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应用]为防止试剂瓶的标签受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 ~ K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 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Ⅰ是一种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4)若反应④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H溶液,应进行的操作I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碳酸氢铵属于_____(选填“氮肥”“碳肥”或“复合肥”); 加热一会儿后,蒸发皿中固体完全消失,由此得出碳酸氢铵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_。
(2)乙是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当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丙是验证铁丝锈蚀的实验。铁丝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该实验开始时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液面的变化为_____(选填“a”或“b” )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以钠金属片为负极,四甘醇二甲醚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 MWCNT )为正极,将溶有NaClO4的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
(1)NaClO4属于______(选填“氧化物”“碱”或“盐”)。
(2)充电过程中,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能否再生的角度分析,煤炭、石油等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地球日熄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建议。假设全球有10亿家庭,若每户一盏100 W灯泡少开一小时,可以省电___kW﹒h。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CO2在大气中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 __(填写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 用石蕊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D. 水进入集气瓶中至刻度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