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 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
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m g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m g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克;
(2)当加入51.6g稀硫酸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
方案二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 | _(合理即可) | ①有CO32﹣,无Ca2+②有OH﹣ |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 合理即可)。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 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燃烧的结论是_____。
(3)C中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
(4)D图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把打磨光亮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盛有溶液的两个试管中,过一会儿观察到试管①中出现_____的现象,就可证明AI>Cu。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试管②中的溶液X为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发生了反应。
(2)实验2中,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一段时间后, 右边乒乓球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杠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际问题或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即使箱子未动人对箱子也做了功
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丙图: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 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