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30g 碳酸钠溶液与48.2g氯化钡溶液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58.5g,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克.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的名称是_____.步骤III是一个分解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 ,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1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BaCl2、Mg(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接近饱和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要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氧化铁的含量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假定粉末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发生变化):
反应前 | 反应后 | |
①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5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3g |
②组 |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0.1g |
(交流讨论)
(1)开始实验时,在A装置中应_____(选序号“a.先通CO,排尽空气”“b.先加热红色粉末”)。
(2)选择①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造成②组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增加量过小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反应管中的现象为_____。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本实验中,为达到测定氧化铁含量的目的,可以用_____代替CO气体。
(反思评价)从环保角度看,该实验装置设计上不足之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中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装置A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反应前仪器①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时,在b处接一根伸入水中的导管,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这利用了_____(选填序号“a.分子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_____;已知锰酸钾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和稀硫酸)和硫酸钾(易溶于水)等物质,为了从制取氧气后的残渣中回收更多的二氧化锰,可以将上述残渣用_____浸泡、过滤、洗涤和烘干。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19.6%稀硫酸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200g,需量取的水的体积为_____mL,混匀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选填序号“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b.将水沿器壁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4)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形成氨水。为防止氨气泄漏造成空气污染,制取氨气时需用E装置进行尾气吸收处理,其中的蒸馏水用_____(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时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水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醛塑料手柄属于_____材料(选填“合成”“天然”),它具有的性质是_____(选填“热固性”“热塑性”)
(2)不锈钢外壳属于_____(选填“复合材料”“金属材料”)。
(3)这种水壶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是_____。
(4)水壶烧水后结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_____。可以用盐酸去除水垢,写出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有A、B、C、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A、B、C在一定下可以发生转化,在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D与A、B、C均能发生反应,D与C发生中和反应,D与A反应有CO2气体产生。
①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②请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_____。
②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
③A组物质中的MgO中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
④D组物质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
⑤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单质铝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可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43个原子
B.在一定条件下,绿原酸在充足的氧气中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C.绿原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绿原酸的水溶液,若不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则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