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
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 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 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密封保存 B. 不需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如图甲)
(1)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pH探测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则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鑫瑞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丙) (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该图说明该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吸热或者放热),为确定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成分,该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从烧杯内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___ |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
实验小组其他同学也绘制了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丁)(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实验中各同学所得温度变化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端相连(填“m”或“n”),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 2。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 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态的物质B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___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将t1°C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方法是__________。
(3) t2°C时, 将25g甲放入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t2°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③t2°C时,将等质量甲、乙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小
④将t2°C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⑤将t2°C时12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可析出20g甲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___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 Z>Y
B核外电子数: 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DZ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请计算: (写计算过程)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牛奶中富含的_______________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2)“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1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3)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____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4)饭做好后,小明妈妈关闭阀门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Na2CO3的俗名是_____。
(3)实验后,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都倒入废液杯C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分析思考)同学们经过思考一致认为,混合废液显红色是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与A实验后试管中的酚酞反应的结果。
(提出问题)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试管中的溶质是NaOH;猜想二: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猜想三:试管中的溶质是Ca(OH)2和NaOH。
(实验验证)华雪同学利用废液杯C中的混合废液来确定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将一定质量的废液过滤,取10g滤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g时反应完全,继续加入稀盐酸,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上最右图所示的图像。
(实验结论)定性结论:分析图像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一和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
定量结论:10g废液中含有Na2CO3_____g;NaOH_____g。
(拓展提升)①请另外设计一个实验,定性证明上述猜想二是正确的:_____。
②测定C烧杯内上层清液的pH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